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李兴植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88)。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兴乔、王长毅、夏国明、施建国、李瀛、卢彩晨、艾伦、朱俊英。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综述”“基础教育装备篇”“职业教育装备篇”“高等教育装备篇”“大事记”五大部分。“基础教育装备篇”“职业教育装备篇”“高等教育装备篇”三部分以晚清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为时间主线,分别叙述了基础教育装备、职业教育装备、高等教育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及其经验教训、利弊得失等方面的情况;“大事记”部分全面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6年我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教材、实验室、电化教育等教育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以及装备标准等方面的大事件。“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综述”总结叙述了教育装备的起源、我国教育装备发展的阶段性、新时期信息化教育装备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以及历史启示;在此基础上,“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综述”“基础教育装备篇”“职业教育装备篇”“高等教育装备篇”四部分还分析了教育装备在教育体系内部的地位,以及教育装备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提炼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实施途径,为我国当前教育装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线索·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1.线索·文献法是通过不同途径来搜集、梳理、分析有关专著、工作报告文件等,力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把握相关文献资料,借助科学、教育、社会等方面综合性与专题性专著,梳理并发现教育装备的线索,并依线索深入探究其发展脉络;2.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相关社会历史过程史料、年鉴、方志、回忆录、座谈、专访、调研形成的资料、口述记录等,加以分析和梳理,深入发掘有关现象,了解现象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搜集、查阅、分析了大量历史文献和资料,对有主要价值的资料进行了历史方法的鉴别和考证,以期尽可能系统反映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的基本情况。譬如,我们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教育部档案室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
二、结论与对策
(一)教育装备的起源
教育装备是与教育和装备同源的,自有人类起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人类的社会需求;自有人类起就有了装备,装备是人类的生存需求;所以,自有人类起就有了教育装备。仰韶时期的大房子、古巴比伦时期的书写泥板、教化学生使用的教鞭,其实都是当时的教育装备,它们是现代人对教育进行考古研究的依据。在中国,教育一开始就与教育装备有不解之源。甲骨文中“教”字的右边表示一个成人手拿鞭子督促孩子学习,其中的鞭子即为“教鞭”,这就是最早期的教具或教育装备。先不要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教鞭在早期的教育中确实起了促进教学的作用。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现代人不能理解这个摧残人格的教具,就像不能够理解奴隶主需要奴隶,而共产主义的人不能够理解现代人具有私有财产一样。外国早期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泥板学校”里“学生经常会受到老师的棒打和鞭笞的处罚。”他们同样也是使用“教鞭”这种教具。当今社会引以为豪的教师职业,若干年后或许将不复存在,将不再让人理解。教育装备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教育装备的概念其实总是在流变着的。
教育对教育装备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教育装备的水平可以如实地反映教育的发展水平,就是对于教育起源、教育历史的研究,从考古学角度说,也只能是通过对当时教育装备的遗留物来进行考查的。所以,研究教育装备的起源,就是在研究教育的起源;研究教育装备发展史,其实就是在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教育的发展史。
(二)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的阶段性
在长时间的对各种文献资料的研读,并在史实的比较中梳理出,将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即清末民国教育装备建设的开始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初步发展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跨越式发展时期。
1.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装备
中国的教育装备发展始于十八世纪中叶以后的晚清时期,在清末教育装备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清末社会大变革带动了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创办新式学堂,产生了一批各类新式学校。新式教育迅速扩大了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为教育装备进入教育开辟了道路,为教学仪器设备的引进、发展生产制造提供了可能的理由和条件。这一时期的教学仪器设施主要来自海外采购、地方集资筹集和绅士捐赠、传教士从海外筹集或由西方教会为办学需要筹集输入。这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注意到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制造生产的迫切性,开始自己组织生产。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日益加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政府动荡,战争频繁,经济萧条,教育及其装备发展一直处于深刻的危机和困境中,发展空间十分局促狭小。教育装备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民国初期已形成雏形,1937年抗战爆发,阻断了这一进程。
2.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教育装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教育装备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解决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装备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国家对教育装备生产制造给予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教育装备生产,组建教育部门所属的国有专业生产制造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教育部在南京、沈阳、北京、上海先后建立了4个教学仪器专业生产厂。1965年,教育部建立了西安教学仪器厂、四川省教学仪器厂。从而形成了6个较大规模的部属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基地和区域性12个教学仪器厂,有效缓解了当时部分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供应紧张问题。1964年10月24日,高教部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关于高等学校校办工厂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的试行意见》,国家计委同意将高教部直属高等学校校办工厂生产从1965年起纳入国家计划。高校工厂生产从此时起被纳入国家统筹管理的范畴,成为教育装备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市场机制变革后,许多高校工厂以及校办企业转型,有的快速成长为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活跃的日用、轻工、电子等技术型企业,但仍有相当部分仍服务于教育教学领域,与其他方面的教育装备生产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了新的教育装备生产供应企业群,成为市场化条件下新的教育装备行业的基础部分。
为了满足教学对教学仪器的急需,国务院和教育部在1957~1966年之前,对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做了多次重要安排和部署。1959年5月2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注意适当地解决高等学校所必须的校舍建筑、仪器设备、及原材料供应等问题的通知》。196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力改革和制造教学工具》社论,提出“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引进学校,使学校的教学用具、实验设备大革新是当前教育革命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1960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与推进普通教育教具革新工作的通知》,提出“举办教学仪器厂,把群众革新创造的成果,有选择地成批投入生产”。
为了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工作的领导,教育部于1960年4月,成立了生产供应管理局,统一管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工作。1964年教育部分为高等教育部(以下简称高教部)和教育部,各设生产供应管理局。高教部生产供应管理局,负责其直属高等学校的生产管理,物资供应,围内外订货等工作。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负责管理普教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各地也建立了相应教育装备管理机构。
自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装备事业遭到重创,学校各种装备损失严重,教育装备管理机构撤销或在一段时间内基本瘫痪。
文革末期至改革开放前期,1975年恢复成立教育部、1977年恢复生产供应局,将沈阳、西安、武汉三个教学仪仪器厂收回为教育部直属企业。
3.改革开放以来跨越式发展时期的教育装备
改革开放以来,对教学仪器生产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目标、编制规划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和规定。1978年9月,发出《关于编制教学仪器生产长远规则的通知》,1979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提高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的要求》。1980年8月10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普教仪器生产供应工作会议。同年9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普教仪器生产供应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中明确,“教学仪器建设是发展教育业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要充分认识教学仪器工作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等内容。198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教学仪器产品试制暂行管理办法》。1983年10月28日,教育部召开“七五”规划座谈会,就编制普教 “七五”教学仪器生产规划问题做了探讨。 1984年4月1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编制“七五”教学仪器设备生产规划的通知》。
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改为国家教委教育技术装备局,一直到1998年7月21日体制改革撤销条件装备司,在基础教育司下设技术装备处,主管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置配置工作。1985年12月21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修订教学仪器设备工业“七五”生产规划的通知》,并附发了《全国教学仪器设备“七五”生产规划纲要(草案)》。国家教委于1986年5月,发出《关于发布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通知》,于1986年10月下发《教学仪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计划体制逐渐退出,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教学仪器设备生产管理亦随之逐步转向市场化机制。这一期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改革的推动,使中国教育装备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生产、企业管理向建设、发展管理的职能转变;二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装备管理重心开始全面转向教育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三是从行政管理转向行业管理,经国家教委批准,1986年8月15日,成立了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标志着教育装备行业开始走入市场化,市场化变革趋势正在加快显现。四是高端仪器设施、产品开始出现;五是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事业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新格局开始出现;六是实验教学开始逐渐开始普及,实验室面貌显著改观;七是装备行业长足发展,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装备研发生产取得相当进展。企业竞争力、服务教育能力显著提高,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教学仪器生产骨干企业,其生产的一些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根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1年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取得可长足的发展,为教育装备工作发展做出了贡献。“九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值127.91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产值68.74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230%,五年共出口创汇4.78亿美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出口创汇2.59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52.7%,2000年教学仪器设备总产值31.7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出口创汇1.94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3.88倍和13.92倍。“十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总产值336.7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产值224.1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163.29%和226.11%;五年共出口创汇7.29亿美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出口创汇5.85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43.5%;五年利润总额19.29亿元,税金总额19.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135.24%和145.64%。2005年教学仪器设备总产值45.1亿元,出口创汇0.5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2.27%和-74.22%。
(三)新时期信息化教育装备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设施数量和覆盖规模有很大增长,但在技术和设施构成、应用形式上未有大的变化。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出现重大变革,电化教育形式被信息化设施逐步取代,长期沿用的“三机一幕”开始逐步退出大面积使用,逐步被数字化投影、计算机、网络设施取代,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信息化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整合、依托网络化形成的教育教学系统与信息化教学方法相结合,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深刻改变着教学形态,传统观念正被信息化理念打破,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新的装备管理机制,正在加速形成,建立了一支具有信息化技能的人才队伍,使我国信息化教育保持全球前沿行列。
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在本书“发展史综述”“基础教育装备篇”“职业教育装备篇”“高等教育装备篇”四部分中均有表述,这里着重说明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中,有两个突出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特征:
1.国家战略和意志
中国教育装备的信息化历程应回朔至二十世纪80年代初。1983年,邓小平为当时的教学改革试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表明了他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与战略期望。他还就学校现代化教学装备与教学手段特意提出,不仅大学、中小学也要积极应用现代化装备,“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研究手段,教育、教学是上不去的”。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来到上海展览馆观看科技展,在观看了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及获奖儿童的表演,表演结束后,邓小平兴致很高,对大家说,“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做起”。
1984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试点工作。6月教育部拨款20万元,购置300台计算机及配套设备,装备30所小学作为试验点。教育部制定“三步走”战略,中国要在21世纪前十年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2001年前,全国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2005年前,全国初中普及计算机课;2010年前全国小学普及计算机课。
相同的是,或许出于迟来的同样的认识,时隔数年后,2016年,美国也推出了向“娃娃”普及计算机教育的计划,拟投入超过42亿美元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奥巴马在每周一次的周末广播讲话中说:“在新的经济形态中,计算机科学不是可选技能,因此我制定了一项计划,以确保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学习计算机科学”。
80年代后至9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逐步开始了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型。1986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利用卫星电视开展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频道1986年10月1日开播。1987年10月1日,国家教委宣布成立中国教育电视台。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学,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994年,清华、北京邮电、浙江、湖南大学等组建了我国第一批网上大学。
为解决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电化和信息化教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也在同期展开,至1986年,我国高校通过各种形式脱产进修一年以上的教师已超过了10万人。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其中主要内容之一”。2010年6月5日,国务院召开会议,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8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2012年正式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主导性计划。
2.规划和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规划实施规模宏大的多项教育信息化工程,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
(1)“211工程”:“211工程”,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主要任务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校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很多方面均涉及信息化建设内容。自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211工程”正式启动,截至2013年3月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实际名单为116所。“211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约190亿元。
(2)“985工程”:“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业计划》,“985工程”开始实施。“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截至2013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有关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辐度提升,依据教育部有关方面介绍,“985工程”共实施三期,一期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二期主要用于软件即科研平台建设,三期则主要用于学科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985工程”,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45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投入资金186.33亿元。
(3)“农远程工程”:2003年至2007年,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覆盖中小学生人数增至3000多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遍及全国农村。
(4)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为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我国制订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包括七项重点工作,前五项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项工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大平台。第六项重点是实现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第七项是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行动计划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应用试点,和促进教育均衡的试点,促进教育改革的试点等,此外为保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能够持续进行,制订了相关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措施。
三通两平台工程自2012年9月开始,目前已初见成效,宽带网络连接到了每个学校,而且还可以连接到家庭、博物馆、图书馆、政府机构等;优质资源进入学校,可以通过同步课堂,各教学点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可支持在线学与教,重点在于实现了教、学、管理者在社交空间的连接,有350万教师使用学习空间进行教研活动,两平台已构建完成,基础教育40多万所中小学已有15万多所连接到中央电教平台,各地还建设了区域云平台,与国家云平台实现连接,建立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中央和省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学校、县、地、市、省、国家)模式进行建设,基本实现全国范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教育资源平台覆盖6.4万个教学点,配送了数字化资源。
(5)“薄改计划”和“全面改薄”:
①“薄改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辽宁、山东、福建等三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简称“薄改计划”)。薄改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战略要求,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基本标准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求,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就餐条件;根据教育规划和现有财力可能,改扩建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寄宿条件,逐步使县镇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薄改计划重点支持以下两类项目:一是教学装备类项目,实施期限为2010~2013年。具体包括:一是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二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另一类是校舍改造类项目,实施期限为2010~2015年。具体包括:一是配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试点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或配备必要的餐饮设施;二是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附属生活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满足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三是支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集中力量解决县镇“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截至2013年12月,中央财政4年累计安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补助资金656.6亿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明显成效。
②“全面改薄”:2013年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稳步推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简称“全面改薄”)。“全面改薄”是“补短板”的民生工程,也是义务教育有史以来中央财政单项投资最大的项目。2014年4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18年所有的县(市、旗)全部实现“全面改薄”目标。中央财政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336亿元,支持各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先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任务的目标。
(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为提高民族教育装备的发展,实施和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实行特殊政策落实专项经费,提高教育装备建设的扶持力度。二是增加教育基本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教材建设。四是强化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装备水平。
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内地的帮助和引导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努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了民族地区教育面貌,促进了教育发展,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