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王大钊教授主持的自选课题“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研究” (课题批号BMA160128),于2016年11月18日,在新校区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学校科学技术处领导、课题组成员和5位评审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现将专家意见和建议要点归纳如下:
1.本课题选题结合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的构建,视角独特,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研究意义。
2.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好,有丰厚的前期积淀和成果,积累了研究该课题的实践经验,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3.该课题研究设计的总体结构较为合理,逻辑清晰。研究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该课题的研究方法科学得当,有利于研究的实施。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更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更能将实证和思辨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研究进度的安排合理有效,组织分工明确。经费预算合理,符合国家社科项目的规范要求。
5.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研究团队结构合理,主持人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能够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基于以上意见,专家组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该研究开题。
针对开题报告专家提出的建议:
1.本研究课题题目为“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始终贯彻“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两者的关系。在开题报告中交代并不清楚,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或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视野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机制的研究等等。
2.从开题报告中看出最后落脚点是通过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来建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的,因此,在研究的前面理论综述与理论基础部分就应该对关于价值观教育践行机制等相关理论加以阐述,架构理论基础,并且后部分的实证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分析框架,形成文章的整体性,否则在最后两章才出现“机制”的问题,缺少理论的衔接。
3.本研究是从“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为切入点,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的,因此,需要研究始终不能脱离此点。(看到开题报告中的主要内容部分四、五部分的标题未体现此点)
4.如何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结合起来,可能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5.研究方法上,能否加入对比研究,因为对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一定有其特色,不同民族之间各有其特色。通过各民族间的比较、对比,体现其特色所在,同时在对比中借鉴其他地区及国外的价值观教育的优点会更好。
6.如果能从文化的视角找到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接点,内容可能会更丰满些。